|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辖区导航 > 喀喇沁旗

喀喇沁旗

关键词:喀喇沁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喀喇沁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cyzj01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92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区域概况

  喀喇沁,汉语意为“守卫者”,后金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立旗。
  喀喇沁旗地处内蒙古东部,蒙、辽、冀三省区交汇处,居东北经济区与华北经济区结合部,东与辽宁省建平县相邻,南与赤峰市宁城县毗邻,西与河北省围场县、隆化县交界,北与赤峰市松山区、红山区接壤,距赤峰38公里,北京380公里,沈阳500公里,锦州港280公里,赤锦、赤沈、京通铁路和国省公路G306、S206线穿境而过,赤大、赤通、赤朝高速公路在辖区内交汇,赤峰军民合用机场坐落在境内,交通便利。全旗土地面积3050平方公里,耕地65.2万亩,有林228万亩,森林覆被率45.8%,是“全国绿色小康县”。下辖8个乡镇1个街道,161个行政村4个社区,5个国营农(林)场,总人口34.6万,其中蒙古族14.5万。旗政府所在地锦山镇区面积7.6平方公里,人口5.7万。

行政区划

  喀喇沁旗辖8个乡镇1个街道,161个行政村4个社区,5个国营农(林)场,总人口34.6万,其中蒙古族14.5万。旗政府所在地锦山镇区面积7.6平方公里,人口5.7万。

自然地理

  全旗地形复杂多样,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形成中低山地、丘陵漫岗和河俗平原3种地貌类型。海拔高度在500—1890.9米之间。旗内西南部多为山区,天然植被较好,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49.6%;中部为黄土丘陵及山麓地带,山峦起伏,坡向多变,冲沟密布,植被较少,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37.4%;东部老哈河畔及锡伯河沿岸为河俗平川地区,土层较厚,水资源较丰富,为旗内主要产粮区,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13%。旗境内主要河流8条,其中锡伯河为最长,101公里。全旗分为老哈河、锡伯河、西路嘎河、半支箭河4个流域。
  喀喇沁旗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风大干燥,夏季多雨高温,秋季霜冻较早,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喀喇沁旗大地山川秀丽。七老图山脉的茅荆坝,莽莽苍苍,云遮雾绕,山花烂漫,构成与河北省的天然分界。马鞍山奇山秀石,景色旖旎,被誉为“塞外黄山”,已被辟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另有玉女峰、翠云峰等为喀喇沁旗大地平添了无穷的灵秀之气。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落叶松种子园成为全国落叶松采种7个重点县之一。马鞍山水库波光涟滟,它与大沟水库和若干方塘被8条河流串在一起,有如镶在大地上的一串串明珠。地上有高山,山山锦绣,地下有洞穴,洞洞幽奇。上烧锅地下溶岩洞穴属自治区首次发现,石笋、石花、石珊瑚晶莹剔透,大洞、小洞、洞中洞犹如迷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喀喇沁大地的风光无限。

历史文化

  喀喇沁为蒙古语地名,标准音为“哈日沁”。朝阳市有喀喇沁镇,位于建平县东部边陲;还有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语“准喀喇沁”。位于朝阳市西南部,大凌河上游。
  喀喇沁,原本是蒙古民族部落之一。《蒙古游牧记》载,元臣扎尔楚泰之子济拉玛,姓兀良哈氏,佐太祖定天下有功。七传至和通,有众6000户,游牧额沁河,号所部曰“喀喇沁”。“和通”是喀喇沁部之始祖,后由子格寻博罗特继之。
  明天顺六年(1462年)博罗特领胡骑1万余东行,归兀良哈地方。从此出现了兀良哈三卫的喀喇沁部。
  喀喇沁之名含义为“看守人”或“保卫者”之意。天聪二年(1629年),喀喇沁部元臣扎尔楚泰之子济拉玛十四世孙苏布地,偕同族叔父色楞,举部降金。封占喀喇沁左、右翼旗之地。天聪九年,苏布地之子固鲁斯齐布被任命为喀喇沁右翼旗札萨克掌管建平、喀喇沁等地,色楞被任命为喀喇沁左翼旗札萨克,掌管今喀左、凌源一带地方。
  喀喇沁左、右2旗和吐默特左、中、右3旗统属内蒙古卓索图盟领辖。
  喀喇沁旗辖6个镇、11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锦山镇、旺业甸镇王爷府镇牛营子镇乃林镇龙山镇美林乡四十家子乡大牛群乡小牛群乡南台子乡永丰乡十家满族乡楼子店乡昌盛远乡西桥乡马鞍山乡;乃林果树农场、马鞍山羊场。
  喀喇沁旗建制始于后金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原称喀喇沁右翼旗,建旗初人口仅为33000口人,5286户,经过350多年的沧桑巨变,喀喇沁旗已成为塞外一颗璀璨的明珠。到2002年末全旗共有18个乡镇,2个国营农牧场,其中十家乡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十家满族乡”,全旗173个村民委员会,360608口人。其中蒙古族122282人,汉族209577人,满族28302人。全旗农村人口324972人,城镇人口35636人。喀喇沁旗是个民族和睦的大家庭,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蒙、汉、满、回、朝鲜达斡尔、鄂温克、壮、锡伯、苗、瑶、侗、维吾尔、黎14个民族,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着自己的家园。锦山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喀喇沁旗历史悠久,境内有距今8000—7500年新石器早期的兴隆洼文化,距今6500——6300年新石器中期的赵宝沟文化,距今6000——5000年新石器中晚期的红山文化等遗址,距今4200年的新石器晚期、北方青铜器早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的发现和文物出土,考古发掘出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等生产生活器物证明,早在七八千年前境内的原始先民已经过着以原始农耕为主,兼营渔猎和畜牧业定居生活。
  进入夏朝以来,喀喇沁旗大地先后为山戎,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奚,契丹,汉,女真蒙古诸民族领地。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与中原有着密切联系,活动在旗境内的先民们弯弓跃马,指点江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据《诗经》《商公布玄鸟》及荀子《成相篇》载:商的先祖契及其子孙,在紫蒙之野和磔石地方生息300余年,紫蒙之野即今老哈河中游两岸。战国后期东胡族对燕国北境构成军事威胁,燕将秦开南沙败东胡,构筑长城,沿线设置五郡,今喀喇沁旗境属右北平郡辖。魏晋后,鲜宇文部东造成建牙帐于紫蒙川。唐贞观年间,设饶东乐都督府、公漠都督府,喀喇沁旗境分属两府。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辽帝吸收汉文化,拓展缰土,创契丹大小字,兴办农牧业,成为雄居北方的强大政权。旗内耶律琮墓葬记载耶琮为耶律家庭中一位战功卓著的将军,在辽史中占有重要位置。旗内发现的辽代文物证明辽朝暑期农物业生产兴旺,人民生活安定,出现了“农耕于野,工居于肆,商贾于市”的繁荣景象。金灭辽后,战争频仍,经济衰退,旗内石泉沟古战场讲述着金戈铁马、血染青山的历史。元朝建立后,喀喇沁旗境属上都路辖区。成吉思汗的勋臣者勒蔑(济拉玛)为后来迁居喀喇沁地区的兀良哈部的先祖。深山古刹龙泉寺记述在元世祖至元年间,一位姓张名智然的和尚千里迢迢从陕西咸宁来到此地传播佛教,兴建寺庙。龙泉寺成为周边地区佛事活动的中心。
  清朝对大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3年一会盟,各杞萨克旗独立执政,由清廷直接统辖。清廷对蒙旗王公贵族封官晋爵,喀喇沁右翼旗第一代杞萨克固鲁思奇布为贝勒,第三任杞萨克班达尔沙晋郡王,第八任杞萨克喇特纳锡第被清廷赐封亲王衔,地位显赫。十家公主陵虽然陵寝无存,但高大的石牌坊告诉人们,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一位清廷的金枝玉叶、康熙帝的第五女下嫁喀喇沁右翼旗,公主下嫁虽为清廷和亲政策但也为塞外蒙旗带来了手工业、建筑业、园艺种植等技术。为稳定边缰,清顺治、康熙、乾隆等皇帝先后9次巡视喀喇沁地区。辛亥革命成功后,喀喇沁右旗杞萨克贡桑诺尔布组建蒙古王公联合会并发表声明“诸王公赞成共和……同建民国”。

著名人物 

 
         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喀喇沁右翼旗第十四任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加亲王衔贡桑诺尔布是清代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人物。贡桑诺尔布成长于风雨飘摇的年代,外国列强的入侵,国内政治的腐败使年轻的贡桑诺尔布看到了国家的危亡,民族的危亡,从而走上了拯救民族、振兴民族之路。在国内变法的影响下,他革弊政、兴学堂、举农桑、办工厂,力图使蒙古民族振作起来。在崇正学堂创办之始,他亲手题写楹联“崇武尚文无非赖尔多仕,正风易俗有所望于群公”,表达了他改革弊政、振兴民族的信心和决心。在北京他广泛结交进步人士,他同孙中山严复梁启超过往甚密,受他们进步思想的启迪,他加入了同盟会,后来还成为国民党理事之一。在北京任蒙藏院总裁期间他创办了蒙藏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人材,成为内蒙古近代史上杰出的人物之一。

  抗日烈士郝瑞廷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刺刀打尽最后一粒子弹,倒在绿水青山之中。杨金鳌、常野、甄朋、王明哲为了人民的解放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农会主任霍进祥数九寒天被敌人剥去衣服浇了冰水,但他誓不屈服,透过向上的冰层,人们仿佛看到了他那颗鲜红跃动的心。和平建设时期,在党和人民的培养教育下,一大批干部认真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在危险关头冲在前面,优秀共产党员张秀就是其中的代表,虽然洪水吞噬了他年青的生命,但他却永远活在各族人民的心里。
  喀喇沁旗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曾是成吉思汗称帝时对救驾功臣者勒蔑的封地,忽必烈建立元朝以来,明诏此地由者勒蔑的后代世袭管理,距今已有七百年的历史。喀喇沁的地理位置重要,是关内通向关外的交通要道之一,为元、明、清三代王朝所关注。康熙皇帝曾三次驻跸喀喇沁王爷府。中华民国期间又将喀喇沁第十二代王贡桑诺尔布封为中央蒙藏院总裁。悠久的历史也铸就了这里的灿烂文化,1912年,喀喇沁王贡桑诺尔布办起了第一所学校--崇正学堂,次年,又办起了内蒙第一所女子学校--毓正女学堂,并聘请了两名日本教师到此任教,1915年办起了内蒙第一张报纸--《婴报》,同年又兴办了邮政和通讯业务。目前,喀喇沁已成为世界蒙古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自然资源

  喀喇沁旗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全旗耕地面积86万亩,基本实现了农田水利化,作物良种化,粮食产量稳定在4亿斤,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0%,盛产天然蘑菇、蕨菜、黄花等各种山野菜2亿公斤以上。蔬菜、烤烟、中药材、山杏、山葡萄、食用菌、育肥牛、小尾寒羊基地已具一定规模。地下矿产资源富集,探明矿藏20余种,黄金、铅锌、锰等有色金属及煤炭、石灰石、沸石、莹石、大理石、膨润土、高岭土、水晶石、石墨、珍珠岩等非金属矿产分布广、储量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喀喇沁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奇特秀美,1698年,康熙皇帝途经喀喇沁曾赋诗"古木苍山路不穷,霜林飒沓响秋风,临流驻跸归营晚,坐看旌旗落日红"描绘了喀喇沁美丽的山光美景。这里有"塞外黄山"之称的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天然的旺业甸森林风景区,有元代的龙泉寺,有清代的王爷府和福会寺,独特的民族风情,珍贵的名胜古迹,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塞外旅游景观。
  改革开放以来,喀喇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不断改善。被国家评定为国家科技先进旗和国家生态农业旗,旗政府驻地锦山镇被内蒙古自治区授予自治区卫生城、自治区三星级文明镇等荣誉称号。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019595979 传真: 邮箱:purespirits_wqfw#163.com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 邮编:024000
Copyright © 2004-2024 赤峰城市在线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